skip to main
|
skip to sidebar
花蓮海厝藝術交流平台
花蓮縣壽豐鄉鹽寮村190號
2009年12月6日 星期日
11/28假日學校上課情形
一早,小朋友的遊覽車還未到海厝,師資團隊和課輔老師已在開「晨會」了!
今天由中岳課輔老師(黃色上衣)負責管理秩序,美珍老師照慣例,先點名,確定人數。
一個星期了,前面廣場有些落葉、灰塵, 今天輪到五年級當海厝值日生,點完名,他們就拿起掃把,務必把每一落葉都掃起,盡量把灰塵一起掃掉。
非常感謝花蓮有一家麵包店長期供應海厝小朋友麵包,第一節課前,小朋友吃飽了,好開始今天的學習。
↑↓ 第一節課,老師個別輔導,要小朋友一字一字一句一句念得清楚明白。
五年級的小朋友的家庭作業都在家裡寫好了,來到海厝,以補充教材為主。
小朋友今天大家要把九九乘法全部背起來!
四年級A組小朋友寫數學補充教材的情形
Maggy課輔老師將小朋友的作品和作業收入個人的資料袋中
↑↓ 第二節的數學課,寫補充教材時,小朋友較需要老師個別教導。
有了鋼琴之後,海厝下課時間,變得很音樂(胡易老師的名句)。
一年級的閱讀教材由老師製作,琅琅上口的童謠或韻文,配上圖畫,再由小朋友上色。
五六年級繼續閱讀「鐵路邊的小孩」
講完了「挖土機年年作響」之後,老師將七張畫作,放在地上,讓小朋友在很短時間體會20年鄉村變都市的震撼!
「挖土機作響--鄉村變了」是瑞士畫家花了20年的功夫,每3年3個月畫家鄉同一處的變化;這是第一張, 胡易老師引導小朋友仔細觀察畫的內容。
三年級的小朋友看最後一張完全現代化的建築和交通設施,和第一張綠色田園景觀,完全看不出是同一個地點,非常驚訝!
二年級的小朋友聽老師講「愛瑪畫畫」的故事,72歲的愛瑪用畫筆畫出生命中的點點滴滴,一幅幅的精彩作品,讓大家分享愛瑪美麗生的命。
美葉老師講完了「愛瑪畫畫」的故事後,要小朋友畫自己的家。
上午課程結束,彭老師會集合小朋友講話。照例,中岳老師集合了小朋友,告訴他們上午哪裡表現不錯,哪裡需要加強;之後,要小朋友去洗手,準備用餐。
哇!今天有滷蛋!
「老師!我吃完了,我還要!」「好!這是青菜,你要多吃青菜,少吃肉!」
老師把各班事先拿起來的飯菜,分類裝在便當盒內,由需要的小朋友帶回家去。
小朋友在玩跳棋?不對!請仔細看!他們自創的玩法!
小朋友在玩撲克牌,無形中訓練了數學的加法。
↑↓中午午休時間,有的看書、有的彈琴;海厝洋溢書香琴聲!
為了東海岸孩子的差異性極大的學習狀況, 英文課的教材及教具都是胡易老師親自作的。
胡易老師教英文,著重日常生活會話。今天的高年級英文課,主題是學校上課用具;老師教完了各種學用品的英文,立刻來個評量,請同學拿出老師用英文說的文具!
中低年級下午第一節課,看公視拍攝的「鄉野札記--姑婆嶼採紫菜」。東海岸小朋友生長在海邊,雖沒有採紫菜,但有抓魚蝦貝類的經驗,靠海討生活的辛苦,他們似乎感受到了。
四年級小朋友挑戰數字成語填充120題,不會,不要緊,查辭典!
一年級的偉丞最幸福了!一年級因為小朋友生病了,今天只來兩位,兩位老師教他們,一整天一對一的教學,孩子開心極了!
二年級代課老師美葉,教小朋友國語練習。
老師將六格漫畫的對話,重複三張,第一張塗去最後兩格,第二張塗去四格,最後一張的對話是空白的,要小朋友發揮想像力,完成漫畫中,兩隻青蛙的對話。
六年級的同學作成語填充,遇到不會的,查成語辭典。
即使秋明埋頭寫他的故事對話,雲龍仍興致勃勃地向老師和同學解說他的畫作。
下午的閱讀課後,小朋友作成語大挑戰。
當三年級部分小朋友完成今天所有課業,胡易老師把握這瑣碎時間,教他們英文,課輔老師一起參與。
中岳老師再次叮嚀小朋友:在回家的車上,不要離開座位,不要任意走動,注意安全!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
較新的文章
較舊的文章
首頁
訂閱:
張貼留言 (Atom)
網誌存檔
►
2010
(5)
►
4月
(1)
►
3月
(1)
►
2月
(1)
►
1月
(2)
▼
2009
(24)
▼
12月
(3)
12/5假日學校上課內容
11/28假日學校上課情形
11/21假日學校上課內容
►
11月
(4)
►
10月
(3)
►
9月
(1)
►
7月
(1)
►
5月
(4)
►
4月
(4)
►
3月
(3)
►
1月
(1)
►
2008
(31)
►
12月
(6)
►
11月
(3)
►
10月
(2)
►
9月
(2)
►
8月
(2)
►
7月
(1)
►
6月
(4)
►
5月
(5)
►
4月
(6)
關於我自己
造福觀音文教基金會
造福觀音文教基金會,從民國83年成立至今已經十四個年頭,是由廣欽老和尚法脈,第一代弟子傳慶老和尚為佛教開創新紀元的理想與使命,在多年經營下,與花蓮和南寺推展許多現代佛教文藝活動如:佛教藝術多媒體、音樂會、大專藝術營、兒童藝術營、詩歌朗誦比賽等,也成為當代宗教、文化、藝術、哲學的精神象徵。以藝術弘揚佛法是老和尚一生最大的心願,他把中國古代禪宗裡自由活潑而充滿創造力的高度智慧,以現代聲光藝術來呈現,開創現代佛教藝術,在台灣純樸僻遠的東海太平洋之濱,默默耕耘,培育著深蘊禪思哲理新世紀宗教藝術之華。
檢視我的完整簡介
沒有留言:
張貼留言